第七屆讀經教育國際論壇
「讀經、經典與教育」
溫金海
甲、前言
本文並非專業的學術報告,而是筆者嘗試把十多年來從推廣「兒童讀經」,到思考經典以及教育本質的經驗、體會呈上,以供各界關心文化、教育人士參考,及祈求各方大德的指正而已。
王財貴教授約於2005年在台灣啟動「兒童讀經」活動。在他二十多年來不辭勞苦,鍥而不捨的推動,及南懷瑾老師於初期的認可和支持下,各地華人地區,特別在台灣及內地,無數人士受其感動而參與,影響深遠。筆者亦是因緣際會,於2000年間受其啟發,初而幫忙推廣,從支持到全身投入的一人;乃於2004年創立「國際經典文化協會」以配合大力推廣;更於香港經營「嘉德麗幼稚園」、於天津參與創立「天真國際書院」,以嘗試落實經典文化的學習、傳承於現代社會的「教育」中。
筆者體會,「兒童讀經」活動在本質上有甚大的意義,也有時代大環境的背景和因素。王財貴教授和「兒童讀經」推廣者,不斷強調其易知、易行,故容易被廣泛被接受;但亦因為如此,也容易被片面理解,而被扭曲、過分、本末倒置地實施,甚至被利用、誤導,導致令人擔憂的後遺症。「兒童讀經」活動推廣二十多年,爭議仍不斷。
筆者推廣「兒童讀經」過程中,肯定「讀經」是學習、傳承文化不可或缺的楔子,有歷史傳統的支持,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;在大量實踐經驗中,看到不同的效果。在研究效果差異的過程中,自然地思考、探索「讀經」及學習經典,以及文化傳承的關係。更進一步,於辦「教育」的實踐中,亦自然地思考、探索「讀經」、學習經典、文化傳承及教育的關係,和「教育」的本質、理論與方法。
筆者亦注意到,當今香港幼、小、中學中,對傳統經典文化的學習,基本上不受重視。然而於國內,卻已明顯地看到將重新大力支持、落實學習傳統經典、文化之勢。可是,各地大專學府及高級學術研究單位中,「國學、經典」與「教育」的研究,涇渭分明,極少互動。鄙意認為,文化傳承似應為教育界的天職,理所當然,義無反顧。而文化與教育兩者應有(而現今闕歟)的關係,亦應為學術研究的重點。如此,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、方有理論和政策的依據。祈願此次論壇,能引起各界領導、大德對此關注,為我文化復興,共襄盛舉。
欲观看完整内容请点击:第七屆讀經教育國際論壇 ——「讀經、經典與教育」